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四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A股公司如何布局医疗器械、服务与数字医疗?

2022/8/17 4:34:57发布51次查看
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健康中国”的概念被提升至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20、2030年超过8万亿和16万亿,“健康中国”战略必将成为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谈及未来十年之前,我们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过往十年。
在2007-2011这个前五年,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支出,尤其是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改,新增加投入近万亿元用于扩大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等变革,大幅提振行业景气度;同时,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扩容带来行业快速增长。
在2011-2015年这个后五年,在经历了全国医保大扩容后,部分地区医保资金开始呈现支付压力,医改进入深水区,各地开始探索不同方式的医保控费举措。政策之手开始强力干预,终端支付收紧使得“刚性”的医疗需求释放变缓。
从2015年开始,医保控费开始初见成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2015年和2016年均呈现出收入大于支出,且收入增速超过支出增速。同时,商业健康险也正在成为医药健康新的支付方。尽管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多地区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压力仍在加大,但是在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市场容量剧增,多层次支付能力整体提高的大背景下,各项医疗健康行业新政已经具备真正落地的基础。未来5-10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改革的真正质变。
这些质变包括:
“中国创造”将在在全球新药舞台强势崛起。根据pharmaprojects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147家企业涉足原研开发,如果仅从研发企业数量上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随着中国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优先审评政策的推出以及cde(药品评审中心)审评人员的大幅扩编,中国在新药审评的理念和工作方式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在国际跨国医药巨头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才回归,中国医药工业在基础科学研究、实验室研发、工艺与生产、质控等方面水平全面提升。据我们了解,目前中国在全球领先并已进入或完成三期临床的新药研发企业已超过10家,已经进入临床一期和二期阶段的超过50家。可以预期,随着这批公司的成长成熟,在医药领域中国将诞生一批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创新药、原研药公司携带它们的重磅新品走向全球市场。
精准医疗中国有机会引领全球。在上游测序仪器领域,美国公司占有绝对优势,但是精准医疗研究的核心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在这一点上,中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数百家从事基因测序服务的中国公司中,华大基因已经是全球nipt龙头企业;在治疗血液肿瘤最有前景的car-t行业,目前中国临床试验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car-t领域第一梯队。精准医疗代表着人类未来医疗健康的发展方向,中国在精准医疗领域也将有机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可穿戴设备+远程诊疗+人工智能将彻底颠覆传统诊疗服务。不久前,ibm的超级计算机watson消化吸收完25,000个医疗病例,结束了两年的“闭关修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浙江省中医院开启了中国医疗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帷幕。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最大的痛点即为围绕稀缺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但随着互联网医院、医用可穿戴设备以及第三方影像中心的普及,未来人工智能必将在疾病预防和诊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技术上的突破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被颠覆的可能。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在质变的前夜,在2017-2018年下列领域值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的投资人重点关注:
一致性评价带来的仿制药行业重新洗牌审评效率和理念的变化对中国新药研发企业发展的推动国内生物制药、创新药与精准治疗的发展两票制下商业领域整合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高端医疗器械跨境收购ai与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分级诊疗与专科连锁医疗服务平台的加速发展
一、医药与生物科技领域
1、一致性评价带来仿制药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2、“两票制”带来医药流通环节大幅压缩,医药商业集中度提升
3、新版医保目录带来行业短期内格局调整
4、新药研发(开发)的时代来临
5、政策扶持带来的中医药产业升级
6、精准医疗引领新药研发潮流
二、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领域
1、两票制全面实施推动渠道变革
2、分级诊疗带来国产设备的机会
3、基于器械的第三方服务方兴未艾
4、新技术渗透器械领域
5、精准医疗逐渐由概念走向成熟
6、海外投资与并购势头持续强劲
三、医疗服务领域
1、医疗大环境的显著改善将促进行业进入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阶段
2、可投资标的基数及优质标的数量增加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
3、未来几年将是医疗服务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集中爆发阶段
4、医疗服务资产的证券化将会进入上升通道
5、外资医疗集团将会成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一支新兴的力量
四、数字医疗领域
1、一种核心挑战:变现模式是一道不得不迈的坎,tob模式较toc短期内更加稳健
2、一次趋势转变:移动医疗向数字医疗的转换实质是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化
3、一项近期热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与辅助诊断领域风口正热,但未来在资本市场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4、一个长期机会:通过技术升级提高控费能力仍是核心主题,仍存在重大机会
附录:2013年至今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公司主要海外并购交易案例一览
行业趋势
2016年医药行业终端药品市场规模14,774亿元,增速已放缓至7.3%。在医保控费和各项针对医院的行业政策趋严的情况下,医药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可以预计未来行业增速基本接近gdp增速。未来一段时间行业趋势以结构调整为主。医药行业将逐步从粗放式的体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精细化的质量提升。
数据来源:南方医药产业经济研究所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增长的驱动力集中在医保范围的扩大、新产品上市、医疗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省/市级别高价值药物报销和私人投资医疗保健等方面。可以预见的挑战和市场面临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医保总控更加严格、招标形式严峻、质量一致性评价、合理用药、药占比降低和专利药品实施国家价格谈判等方面。
从国家政策方面看: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下称“一致性评价”)、“两票制+营改增”和新版医保目录是预测未来趋势最重要的三大政策。一致性评价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明确了需要完成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范围,确定了时间大限,制药企业的观望和迷茫情绪会迅速转变为争先恐后的;两票制界定清晰明确,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和200个试点城市将率先实行,争取到2018年全国全面铺开,同时严格执行票据管理,药品验收入库时必须保证票、货、账三者一致,乡(镇)可以多加一票,“两票制+营改增”的效果保持匀速释放,医药商业面临大幅结构调整;新版医保目录共收载药品2,535个,增幅15.4%,其中西药为1,297个品种,增幅约11.4%,西药甲类402个,乙类895个,中药共1,238个品种,增幅约20%,其中民族药增加43个,中药甲类192个,乙类1,046个。新版医保目录带来的变革将在一年以后初见分晓。
从细分行业来看:自2015年以来,受大宗原料药价格上升的影响,化药制剂仍然是医药制造行业龙头,业绩逐渐提升。2016年细分行业规模为7,534.7亿元,同比增加10.8%,利润总额950.5亿元,同比增加16.8%,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推进,必然会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未来化药制剂行业将呈现出优胜劣汰,集中度提升的趋势。生物制药依然高速增长,但利润增速有所下滑,预计未来仍有较大释放空间。中医药行业享受政策倾斜,预计未来生产、临床应用、医保等政策的放开将会推动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快速增长,中药饮片行业则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自2015年以来原料药行业的回暖或在今明两年到达顶部,存在短期投资机会。国内新药研发方兴未艾,面向中国甚至全球市场、掌握重磅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平台型新药研发企业将受到资本的青睐。精准医疗概念引导的靶向药物具有很高资金成本和研发风险,国内药企倾向于获取外企独家授权或者挑选重磅药物带入国内开发上市,小分子药物新剂型与生物药新品种会成为趋势。
放眼未来三年,我们预计中国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将出现以下变化。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国内仿制药的质量水平,最终实现进口替代和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虽然会带来仿制药行业格局的重塑,带来投资机会,但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一致性评价短期内并不一定导致国内仿制药市场份额的提升,也并不意味着短期内医药支出费用的减少。在结构调整期,一致性评价所涉及的品种的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渠道品牌、降价空间是仿制药行业洗牌中判断投资价值的标准。一方面,在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较难达标的品种,工艺水平就是判断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标准,在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容易达到的品种,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这时候渠道和品牌就是判断投资价值的标准。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即将问世或,刚问世不久的仿制药,其投资价值的关键在于原研产品有多大的降价空间,这个降价空间应当看的是绝对数值而不是百分比。在达到标准的企业中,其主要品种如须2018年底前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且已申报一致性评价的尤为值得关注。
有资质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临床机构的紧缺、行业标准的缺失以及参比制剂的不足,很可能影响2018年年底前一致性评价的如期完成,政策调整或在所难免。目前一致性评价提出的289品种目录只是第一步,后续范围更广的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出台或将对行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一致性评价短期内对仿制药龙头企业、cro企业、药用辅料龙头企业以及制剂出口企业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两票制”和“营改增”出台与实施,企业被迫由过去的“低开”模式转为“高开”模式,企业财税负担明显提高。集代理、过票、配送于一体的中小型批发企业由于过票业务难以为继和医疗机构回款账期压力而面临淘汰,迫切寻求大型流通企业收购,流通环节将大幅压缩。而全国性和区域配送龙头企业则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大幅扩大终端覆盖率。
同时,在“两票制”的压力下,小型的连锁药店和零售店由于不能使用现金交易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也将面临大范围整合,大型连锁药店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新兴的专业cso未来增长迅速,成为医药商业里值得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慢性病及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生物药公司及化学药物研发平台有实力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企业,与一致性评价与医药产业链的分工细化深度关联的cro/cmo企业现代中药技术平台,安全且有效的中药优势品种
布局医药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布局新药研发:恒瑞医药,海正医药,丽珠集团,泰康资产,国投创新、君联资本布局渠道与销售:瑞康医药,上海医药,国药一致布局海外优质资产并购:绿叶制药,复星医药,人福医药加码生物药研发及生产:三生制药,药明生物,信达药业海外新药项目的引进:再鼎医药,华领制药,恒瑞医药,派格生物非医疗行业公司战略布局:三胞集团,百花村,金石东方
2011-2016年中国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行业收入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7%,远高于全球3%左右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2016年中国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3,700亿元,比2015年度的3,080亿元增长了62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20.1%。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左右。其中影像设备、体外诊断和高值耗材占据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市场的前三大细分,分别占到总市场规模的19%、16%及13%。从药械比来看,目前我国器械市场与医药市场的规模比例仅为1:7左右,远低于全球1:3的水平。从人均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费用看,我国目前人均费用仅为6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费用都在100美元以上,美国达到329美元/人,瑞士更是达到513美元/人。因此,无论从诊疗方法学,还是从消费水平来衡量,中国医疗技术与器械市场均具备巨大的成长空间。
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的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017年两票制将从去年的试点走向全面实施,大企业将会将渠道下沉,中小型代理商将被淘汰一批,兼并一批,转型一批。在此趋势之下,行业内将会孕育三大趋势性变革:横向收购、纵向延伸与转型。
在横向收购方面,资金充裕、实力雄厚、渠道广布的大型商业公司,将不断兼并与整合区域型渠道,并将渠道打造成供应链整合方案的提供商,业绩将迎来爆发。
纵向延伸又可分为三种:一是生产型企业下游渠道化,即大型企业收购经销商,例如美康收购倚天生物,安图收购盛世君晖;二是流通�...
四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